倡导绿色旅游“垃圾换礼品”创意挺好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07-14
 日前,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开展“垃圾寻宝”活动引发热议,景区给游客发垃圾袋、送小礼品,鼓励游客捡拾垃圾,甚至还有即将去该景区的游客留言:“马上就到了,做了一堆攻略,最后想去捡垃圾。”景区负责人表示,活动为景区的环卫工人减轻了很多工作量,也希望游客们游玩时注意把垃圾放进垃圾桶,不要随意乱丢弃。  暑期是旅游旺季,景区的垃圾处理压力加大。月牙泉景区这次的垃圾换礼品活动之所以引发热议,除了激发公众参

  日前,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开展“垃圾寻宝”活动引发热议,景区给游客发垃圾袋、送小礼品,鼓励游客捡拾垃圾,甚至还有即将去该景区的游客留言:“马上就到了,做了一堆攻略,最后想去捡垃圾。”景区负责人表示,活动为景区的环卫工人减轻了很多工作量,也希望游客们游玩时注意把垃圾放进垃圾桶,不要随意乱丢弃。

  暑期是旅游旺季,景区的垃圾处理压力加大。月牙泉景区这次的垃圾换礼品活动之所以引发热议,除了激发公众参与的环保行动的热情,也可能与上一次月牙泉因为“垃圾围城”被关注不无关系。

  2023年的国庆长假,月牙泉景区共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曾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一段景区沙山上遍布着防沙鞋套、水瓶、烟头等垃圾的视频也在社交平台热传。垃圾围城,游客在垃圾堆中穿行,这绝非好的旅行体验。如今,月牙泉启动了这次垃圾换礼品活动,其响应速度和问题意识都足可称道。

  事实上,类似“垃圾换礼品”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的活动和思路各地也有不少。据媒体梳理,江西武功山有“垃圾换奖牌”,江苏句容茅山景区搞了个“我在茅山修炼捡瓶子”活动,用垃圾兑换文创雪糕、冰箱贴,木兰草原则鼓励游客用垃圾换门票、滑道票、演出票……“瓶子换礼品、垃圾当钱花”正在越来越多的景区得到多样化的实践。在由景区主导的垃圾处理方式基础上,加入些许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的策略安排,可能就会换来某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反响和治理实效。

  毫无疑问,文旅产业正在成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渐次登场的各种网红城市,还是具有持续引流能量的传统热门景点,各地都在穷尽一切手段吸引游客。而在另一方面,培养并持续呼吁文明出行、绿色旅游,可能看起来只是老调重弹,却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文旅环境的容量毕竟有限,热门旅游目的地游客流量屡屡超过其承载力,游客扎堆直接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不仅无助于旅游目的地自然人文环境的保育,也在降低旅行的品质与好感度。而污染问题导致旅游体验感降低,为此,除了不断苦口婆心劝导、教化游客文明出游,优化和调整引导方式也显得很重要。

  从呼吁不要乱扔垃圾的正向宣导甚至处罚,到反其道而行,给主动参与维护景区环境卫生的游客以适度奖励,不同策略各有特点,实践中显然不是个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过,从过去的案例不难看出,激励游客若到位,往往会取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暑假期间,亲子出游占到很大比例,在游玩的同时给未成年人做榜样、做引导符合不少家长的想法。月牙泉的“垃圾寻宝”鼓励游客特别是孩子参与环保,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甚至可能因为小礼品的别具特色而成为景区吸引游客前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更进一步,“捡垃圾换礼品”主题的热络,也会在客观上督促更多游客主动降低乱扔垃圾的意愿,转而潜移默化推动“绿色旅游”意识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景区通过正向鼓励公众参与环保,也给景区之外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提供了一种思路。从单一处罚为主的惩戒式督促,到尝试更多公众环保动员,捡垃圾换小礼品、换社区服务时长,甚至直接换取生活用品,此类尝试倡导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环境治理观念,其他社会场景值得借鉴、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