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鸟共生 绘就大美青海“刚察画卷”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08-09
 7月31日,沿着315国道,穿过垭口,进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开阔的视野被刻在石壁上一条逆流而上的大鱼“占据”。  “这里为什么要刻一条鱼?这是什么鱼?”面对人们的疑惑,当地热心群众上前解释:“这是青海湖特有物种——湟鱼,每年夏季它们会游出青海湖,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去产卵,这条鱼向人们展示生命奇迹,也时刻提醒人们要保护湟鱼。”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芒种后

  7月31日,沿着315国道,穿过垭口,进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开阔的视野被刻在石壁上一条逆流而上的大鱼“占据”。

  “这里为什么要刻一条鱼?这是什么鱼?”面对人们的疑惑,当地热心群众上前解释:“这是青海湖特有物种——湟鱼,每年夏季它们会游出青海湖,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去产卵,这条鱼向人们展示生命奇迹,也时刻提醒人们要保护湟鱼。”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芒种后,天气向暖、牧草泛绿,湟鱼便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洄游季,开启生命的“延续之旅”。数以万计的湟鱼溯流而上,铆足劲头向着它们的出生地游去,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景象。

  作为青海湖“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链中的关键一环,湟鱼在青海湖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曾因过度捕捞等,湟鱼也面临过濒临灭绝的“挣扎”。青海省委省政府果断行动,实施封湖育鱼,从限量捕捞到“零捕捞”,保护力度持续“加码”,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从2002年的2592吨增加到如今的12.03万吨,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

  种群数量的增加,是推进生态保护的生动注脚,“湟鱼洄游”不单单是自然规律,现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一张生态“名片”。生态品牌效益不断放大,也为地处青海湖畔的刚察县带来了发展的无限可能。从一点到一域,“湟鱼洄游”带动生态旅游,衍生出“湟鱼经济”,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规模和产值双增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享受生态保护成果,各行各业从中受益。如今,只要说起湟鱼,生活在此的人们会用亲身经历讲述那些讲不完的保护故事。从捕鱼到护鱼,从政府行动到全民参与,从“濒危”到“易危”,关于湟鱼保护的场景历历如昨,正值湟鱼洄游季,让我们一同走近刚察,看生态保护的刚察探索。

  从刚察县城驱车,到20多公里外的泉吉河入湖口,洄游的湟鱼少了许多,大部队已产卵结束返回青海湖。作为青海湖重要的补给河流,泉吉河是成千上万尾湟鱼,逆流而上产卵的“主战场”之一。

  芒种过后,刚察县农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泉吉中队就在这里扎了帐篷,24小时轮流值守,看护着湟鱼。“湟鱼洄游时,我们每年都会在这里扎帐篷。”泉吉中队队长张小云说。

  清澈的泉吉河,静静地流向青海湖,河道里的湟鱼与湍急的水流竞赛,在纵身一跃的起落间拾级而上,还有的湟鱼静静蛰伏在水底躲避“天敌”,但依旧有棕头鸥和鸬鹚低旋在水面上不时啄向水中,“鱼鸟大战”的精彩不时被河岸上的长镜头抓拍。“鱼多了鸟就多了,青海湖变得更有生机了!”守护湟鱼多年的张小云不由感慨。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在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每年都有大量的水分蒸发,而这些蒸发的水汽是固化柴达木盆地内植被的水分之一,进而阻挡住了荒漠化向东蔓延。

  湟鱼作为青海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刚察县草原站站长赵殿智看来,这条生态链还能延伸,鸟类多了后它们的天敌鹰、狐狸等陆地肉食性野生动物就会增多,进而使得青海湖成为青藏高原上较大的物种基因库。

  护好湟鱼,是保护好碧波荡漾青海湖的重要前提。从1964年青海湖裸鲤被列为国家重要和名贵的水生经济动物;1982年开始实施限捕禁渔,至今,青海湖已实施六轮封湖育鱼管控,全面禁渔期还将继续延长到2030年。

  沿着木栈道,走进圣泉湾生态体验区,风吹着湖水轻轻“撞”向岸边,清澈可见的水底湟鱼来回游弋。“别看湟鱼身子不太大,但是它的年龄应该有二十多岁了!”赵殿智指着一条湟鱼笑着说,湟鱼因生活在咸水湖,生长速度非常慢。

  由于青海湖的特殊环境,一般情况下,一条250克左右的湟鱼至少需要5至6年的生长时间,而500克重的湟鱼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的生长时间。

  此外,湟鱼的繁殖也非常特殊,一条体重300克的雌鱼,怀卵3000粒,鲤鱼每尾怀卵至少30万粒以上,所以,青海湖裸鲤资源下降以后,恢复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怀卵量较少。

  自然恢复速度缓慢,加之湟鱼需要返回淡水河繁殖,且洄游像是历经“八十一难”,恢复湟鱼数量前路漫漫。

  为恢复裸鲤资源,青海省在1997年设立了两处增殖放流站,着手研究人工孵化技术。从建站起,技术人员反复寻找和摸索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的方法,到2000年逐渐掌握了技术要领,形成人工采卵、授精、脱粘、孵化、破膜、幼苗培育等阶段的操作规程。

  “今年孵化出来近1200万尾,大部分已运回西宁了。”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沙柳河泉吉河增殖实验站,近两米长的长方形水槽内,是银针似的小湟鱼,工作人员郭若晨正忙着清理槽内垃圾。

  湟鱼洄游时,郭若晨和同事来到泉吉河、沙柳河,穿上雨鞋下河捕捉亲鱼,人工授精后在车间孵化,一周后小鱼破膜而出,再经过近两周的培育,运至西宁原种场池塘进行培育。

  第二年的洄游季,这批人工孵化的一龄鱼种,长到10厘米、体重10克以上时,经过专家鉴证、检验、检疫及公示公证后,运回刚察增殖放流。

  到2024年,增殖放流的总量已经达到2.19亿尾,经过20多年持续的增殖放流和自然恢复,裸鲤资源总量为12.03万吨,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率约为22%。但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32万吨相比还有20万吨的差距。

  人工增殖放流,是从源头着手,增加湟鱼数量。可生活在青海湖的湟鱼,延续生命的天性使然,每年它们都要游出青海湖,被鸟吃、被冲上岸、被拦河坝阻拦……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淡水河才算是完成了生命的延续。

  曾经一段时期,为了农田灌溉,沙柳河、哈尔盖河、泉吉河等湟鱼洄游的主要河道修建拦水坝等设施,因坝体比较高,湟鱼洄游通道受阻。为打通过鱼通道,刚察县把拦水坝全部拆除,对流入青海湖的几条河道进行清理和建设修复。

  流入青海湖的除了哈尔盖、泉吉等五大河流,还有不少小支流。“洄游季到来前,我们每年都会对这些分支做隔离措施,防止湟鱼游入这些小支流搁浅。”刚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才让加说。

  不仅如此,刚察县聘请专家专门在泉吉河和沙柳河,设计河溢流堰式过鱼通道。不少人看到过鱼通道修建台阶,鱼儿奋力才能“跃龙门”,很是疑惑:这岂不是给湟鱼洄游增加了难度?

  其实,刚察县将2米多高的拦河坝换成了18级台阶,每级台阶高15厘米到20厘米,是为了减缓水流的冲击,台阶下的凹槽,能让湟鱼休息聚力。每个过鱼台阶高度是鱼身长度的1.5倍、宽度是鱼身长度的3倍,这是专家学者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取得的结果。

  生态是一个巨大的互联体系,从来不是单一性问题,它与生态治理、能源利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正因为如此,保护湟鱼也不仅只是保护湟鱼,刚察县以保护湟鱼为切入点,将生态保护纳入日常,构建大生态体系,为湟鱼打造美丽家园。

  “今年,我们实施了沙柳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针对河道和河岸开展修复与治理,工程预计明年完工。”刚察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刘晓智介绍,该项目实施后有助于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刘晓智告诉记者,刚察县境内吉尔孟河与哈尔盖河生态修复与治理相关项目,也正在推进。这些项目完成后,有助于刚察县全面落实河流流域水资源建设。

  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是青海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近年来,刚察县创建“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生态管护员+林警+社员+检察院”的生态管护模式,570名生态管护员全天候参与巡护。

  “政府对生态越来越重视,去年还帮我们修复了2000多公顷的退化草原,看着曾经的荒滩滩经过治理后长出了草,大家心里都十分高兴!”来自哈尔盖镇塘渠村的卓玛笑着说。

  刚察县连续多年坚持修复草原、湿地等维系生态环境重要的元素,各类生态修复面积达42.8万公顷,有效改善重点生态恢复区的生态质量。截至目前,刚察县湿地总面积达14.4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升至2023年的70.67%。

  “环境好了,野生动物的踪迹频频‘现身’!”刚察县副县长黄明铭说,这两年先后出现3群共40余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藏野驴,大约6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马鹿,最重要的是普氏原羚从原来的300多只增加至3400余只,长期生活在刚察的就有2400多只。

  “大姐,这是我们新投放的智能垃圾回收箱,您下载App注册好,以后自家的可回收垃圾投放到垃圾箱,按重量就能存成积分。”刚察县市政设施运行服务中心垃圾分类大队副队长才旦卓玛拿着宣传册向来往的居民宣传。

  听说积分累计还能兑换物业费和生活用品,圣湖家苑小区居民更登来了兴趣。等他注册好,又有了疑问,家里的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该咋办?“针对老年人,我们推出了积分卡,他们刷卡就能投放垃圾。”才旦卓玛笑眯眯道。

  “推行垃圾分类后,小区和街道的垃圾少了很多,环境越来越美了!”从2021开始,才旦卓玛每天走街串户,给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如今不用才旦卓玛监督,居民就能将分好的垃圾,按不同类投放,颇有成就感的才旦卓玛自信一笑:“好多游客都说咱刚察最干净呢!”

  今年,刚察县厨余垃圾处理厂和建筑垃圾处理厂开始运行,无害化的处理,让厨余垃圾及建筑垃圾的填埋成为过去。经过机器处理后,厨余垃圾变成一袋袋肥料,用于县城街头园林绿化,一条可循环的生态环保之路在刚察县逐步形成。

  夕阳西下,行走在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鱼与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的生态图景在海滨藏城刚察徐徐铺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作为青海湖的“原住民”,俗称“湟鱼”的青海湖裸鲤曾因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而面临种群危机。然而,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目前青海湖裸鲤的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2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0多倍。[详细]

  作为青海湖生态“鱼鸟共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多年的封湖育鱼、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让湟鱼从保护初期恢复到目前的12.03万吨,每年湟鱼洄游季不仅成为了青海代表性的旅游节点,更展现了青海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详细]

  经监测,2023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2.03万吨,较2022年增加0.62万吨,增长5.4%。从2002年保护初期的0.26万吨至12.03万吨,其蕴藏量增长46倍。[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