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但其中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因此产生的过期药品约1.5万吨。
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如果将过期药品随手往垃圾桶一扔,等于扔出了威胁环境安全的“定时炸弹”。但是,过期药品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成本又很高。其资源化利用一直是难点。
3月6日,记者从西安石油大学了解到,该校教授陈刚的科研团队与长庆油田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望将过期药品“变”成一种原油流动改进剂。研究不仅为过期药品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还为低成本原油流动改进剂的研制提供了新方法。
该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环境管理杂志》上。西安石油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研究生臧芸蕾为第一作者,陈刚为通讯作者。
“过期药品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成本高,各国的回收方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些欠发达国家还没有建立药品回收系统。因此,加强过期药品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探索过期药品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提高过期药品的综合利用效益,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陈刚介绍。
作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与储层修复创新团队”的负责人,陈刚长期从事绿色油田化学品研究与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发的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和智能凝胶驱油剂在油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陈刚团队前期关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系列成果。“废弃一次性口罩中的聚丙烯、废弃泡沫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废弃有机玻璃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都与现用原油流动改进剂有类似结构,因此可作为原油流动改进剂的基础原料。将这些改性后加入原油中,可以起到降黏和降凝作用。”陈刚介绍。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陈刚团队基于对原油流动改进剂结构的理解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概念,以黄体酮类药物作为原油流动改进剂为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黄体酮注射液(PI)和黄体酮胶囊(PC)在不同原油中均起到一定的降黏剂和降凝剂的作用。500ppm(浓度单位)黄体酮注射液可使HN油样黏度降低60.4%,倾点(衡量润滑油等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重要常规指标,是一定条件下,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降低8.5摄氏度。300ppm黄体酮胶囊可使HN油样黏度降低54.7%,并将倾点降低10.9摄氏度。
“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该药物作为原油流动改进剂的可能机理——在未添加黄体酮注射液的情况下,蜡晶呈现聚集羽毛状结构,排列紧凑而规则。然而,添加500ppm黄体酮注射液后,蜡晶的形貌和结构发生转变,分散度增加。”臧芸蕾介绍。
为了进一步探讨该课题研究成果应用的可行性,科研人员还进行了成本分析。“我们发现,相比于市面上销售的原油流动改进剂,使用过期药品作流动改进剂的成本仅为每吨1062美元到1241美元,包括了过期药品的收集、运输、处理、加工和包装成本等。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焚烧处理每年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吨,废弃药品资源化利用可以将这些节省的碳排放量与需要企业进行交易,补贴原油流动改进剂的生产。”陈刚介绍,“这项工作不仅为过期药品资源化利用和低成本原油流动改进剂的研制提供了方法,还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为了让科研反哺教学,培养更多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感兴趣的大学生,陈刚团队在该课题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研训练内容。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过程,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还能培养环境意识和创新精神。”陈刚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该课题的研究工作,陈刚团队学生的作品“废弃聚丙烯基材料的资源化利用”“废弃药物在油田的资源化利用”先后在西安石油大学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