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说过,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自7月1日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正式步入了分类时代。至此,全国刮起了垃圾分类的“强旋风”,多地陆续传来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消息。在淮安,垃圾分类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加速推进垃圾分类走进全民参与时代。
每天清晨,当人们身处整洁的小区,干净的道路上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清扫的垃圾消失了吗?跟着环卫工人们的足迹,记者首先来到了垃圾中转站,这里的生活垃圾被压缩暂存后,将被送往生活垃圾焚烧厂或卫生填埋场。在清江浦区王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尽管现场有防尘、覆盖措施,空气中的酸臭味依然扑鼻而来,从市区托运过来的垃圾车爬上满是垃圾的土丘进行倾倒作业,塑料桶、厨余食物、玩具、玻璃一股脑倒入后,再用压土机压实。工作了10多年的环卫工人张师傅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个用于填埋垃圾的大坑,仅十多年时间就成为了堆满垃圾的小山。
淮安人一天要产生多少垃圾?淮安市城管局环卫管理处负责人周民庆做了一个测算:“淮安城市人口309万,农村人口250万,根据省住建厅的测算,城市人口每天约产生垃圾0.9公斤,农村人口每天约产生垃圾0.3公斤,目前淮安市每天垃圾产生量近3000吨,这些垃圾如果用3吨的垃圾车收运,需要1000辆次,淮安人平均每月产生的垃圾量可以堆出100层的摩天大楼,即350米高的垃圾山。”通过周民庆形象化的介绍,这一串串数字让人触目惊心。据了解,目前淮安市的生活垃圾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4个垃圾填埋场,2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满负荷运行。这些垃圾不仅危害空气和水资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在步步侵蚀着人类的土地。
“垃圾分类特别是分出可回收物,这个举手之劳意义重大,它既避免了后续的人工分拣或机器分拣过程,也使可回收物免被其他垃圾污染。例如一吨废纸可制造0.8吨的再生纸,回收利用率很高。但一张报纸,未被污染是可回收物,污染之后就成了其他垃圾,只能焚烧或填埋处理。”周民庆表示,垃圾分类投放,把有用物资和有害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又减少垃圾处理量,是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人类制造的纸巾和纸袋降解时间为1个月,一个塑料瓶降解时间为500年甚至更久。”走进金湖金娃娃小学校园里,楼梯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与父母绘制的垃圾小报宣传栏,教室里放置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两个颜色的垃圾桶。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在学校的日常学习中培养着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暑假期间,各大中小学校、社区里掀起了一场学习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在富春花园社区,清江浦区城管局联合社区一起开展的“垃圾分类我先行”夏令营活动正在火热开展。活动中,100多名学生和家长共同走进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亲身体验垃圾分类投放、入户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中学生徐楚雯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忘自己做些笔记:“参加垃圾分类活动,让我了解到垃圾分类的类别,回去后,我们会把这些知识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大家一起加入到环境保护的活动当中,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家长董青霞表示:“从新闻中看到了上海以及全国各个城市对垃圾分类实施所做的努力,我们希望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垃圾分类,为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我市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夏令营活动,通过参观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开展“我来分一分”“垃圾分类对对碰”趣味游戏、做垃圾分类宣导员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中小学生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情况及分类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培养青少年成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的中坚力量。
“垃圾分类单靠某个部门是不够的,我们希望借助教育的力量,以学校为突破口,从小培养,以点带面。”近年来,我市城管部门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工作,清江浦区环卫事业管理处副主任卢钰介绍,今年暑假“垃圾分类”公益讲堂成了香饽饽,很多学生以班级或者社区为单位积极主动要求工作人员给他们讲课。一天四场讲座是常有的事情,工作人员讲得嗓子都哑了,但孩子们这股学习的热情一直激励着环卫人不断地努力。
“小区里,对垃圾分类响应最积极的就属老人和小孩。”在采访期间,不少小区负责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公众参与是基础。目前,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分类的原则,全市698多个小区投放了1396多个垃圾分类亭,然而,在采访的过程中,出现着大量无序投放的状况,不少居民认为分类投放太麻烦了。
“垃圾分类其实很简单,先把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分拣出来,比如纸盒、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等,既可以集中起来卖钱,也可以单独交给小区的物业或保洁阿姨收走。”在淮阴区国华御翠园里,优美的小区环境清新怡人,不同颜色的智能分类垃圾箱伫立其中,垃圾分类箱共一组四个箱体,对应标有四类可回收垃圾的名称,分别是塑料、纸张、金属和玻璃,上方有一个插卡处。小区居民通过使用智能垃圾箱积分卡,即可对投放的垃圾进行自动称重并积分。
国华御翠园小区是市区首个“物业主导+两网融合”模式的垃圾分类小区。每天都有物业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定期收集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市民在家将可回收垃圾细分后,扔到楼下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内即可称重,并累积相应的积分。一个积分等于一分钱,居民可以根据积分兑换物业费和礼品。”淮安市全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国华御翠园小区负责人表示,用技术手段实现积分兑换的扔垃圾形式让不少小区居民感受到分类垃圾的乐趣。
据介绍,国华御翠园小区物业还联合淮安“潮回收”等专业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交由“潮回收”处置。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融合,解决了垃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淮阴区城管局环卫管理处环卫科副科长、垃圾分类工作联络员黄蓓蕾告诉记者:“‘物业主导+两网融合’的模式降低了政府投入,提高了市民积极性,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走进学校、社区,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手把手教授家庭主妇如何用果皮发酵,如何堆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居民张丽梅说:“现在,生活有了不少的改变,每次扔垃圾前都会想一下是不是可回收的或者是有害垃圾,不像以前都扔在一个塑料袋里。”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卢妍刚从日本归国。对于两个国家在垃圾分类上的差异有着强烈的感受。她说:“在日本,你走在大街上都看不到随手扔垃圾的人,路上甚至连垃圾箱都找不到,走在路上,垃圾得带回家进行处理。”而回国看到所有垃圾都扔在一块卢妍心里不是滋味。
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需要衔接三个环节,即:源头分类、准确投放、分类收运。“推动垃圾分类,最核心的是提升居民源头分类意识。”卢妍建议:推进垃圾分类的开展,首要是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成为公众的日常习惯,只有从源头上进行分类了,才能降低垃圾回收的成本,进一步推动资源的再利用,更好地保护环境。其次,新造的垃圾回收箱设计上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制造时同时印上可回收物的属性内容,如“金属、塑料、硬纸、玻璃”等,印上垃圾的属性内容。便于指导和引导市民投放,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卢妍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以捡拾垃圾为生的“城市拾荒者”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并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避免拾荒过程中二次污染,从多方面保证垃圾分类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扶持垃圾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指定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垃圾资源利用的研究,避免单一由环卫部门采用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卢妍认为:“由政府财政适当补贴,努力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环节的再利用产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可能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垃圾,保护和改善生态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