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岩介绍了近期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情况。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岩介绍,根据相关指引,建议居民可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分类收集垃圾。
“两桶”是指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一袋”即指可回收物收集袋,纸盒、快递纸箱等体积较大的可回收物体,可装满后预约上门回收,或投放到小区的对应垃圾桶。有害垃圾由于产量较少,不必单独设置垃圾桶或垃圾袋,可以在下楼时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
张岩提示,厨余垃圾在投放前,要沥干水分,避免遗撒。对那些辨识不清、让人纠结的垃圾,可以投到其他垃圾桶。她表示,具体桶是什么样的桶,袋是什么样的袋,公众可以根据家里废旧物的情况自行决定。
五一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了,但是有市民发现家里小区不是每栋楼下都有四个垃圾桶,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岩回应,按照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规定,住宅小区中,公共区域要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容器,另外小区中必须至少设置一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投放点。
她表示,一般来说,小区居民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产生的量比较多,小区可以多放置;有害垃圾产生量比较少,可以少放置。
不过,确实存在有的小区设置不规范的情况,对于这一类情况,相关部门将加大督导力度,督促垃圾分类管理人把设施设备设置好,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
同时,她还介绍本市将加强精细管理,规范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要求,细化减量措施,争取将年度垃圾增速控制在4%以内。
目前,本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44座。其中:焚烧设施11座,处理能力达到16650吨/日,实际处理1.43万吨/日;生化设施23座,处理能力达到达8130吨/日,实际处理2400吨/日。
她表示,全市焚烧设施处理能力紧平衡,目前在建的3个焚烧设施将于2022年建成,可增加处理能力7600吨/日,实施垃圾分类后,用来焚烧的其他垃圾将会减少,焚烧紧平衡可缓解。垃圾分类挑战最大的是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目前本市的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垃圾分类需求。
张岩还介绍,本市将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居住小区全覆盖。年底前,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的街道乡镇要达到90%以上。
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岩介绍,目前,各区和市各相关部门均已开展垃圾分类推进检查。
她表示,从检查情况看,《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宣传到位,桶站设置基本到位,设施总体运行良好,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能够做到垃圾分类处理。
张岩表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各区、各部门督促相关的责任人,逐一落实整改。此外,12345市民热线、媒体、新媒体微博等市民反映的问题,都一并纳入问题整改清单,形成对问题的发现、整改、反馈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