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站设置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基础。及时到位的维护清洁,方便合理的选位摆放,拉环、脚踏等便利小“机关”的设置等,都会让居民更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近日,记者连续走访了北京几个小区,发现有部分小区垃圾桶还存在桶站卫生不洁、未设遮雨棚、集中摆放位置过远等问题。
今年5月以来,本市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但四个多月来,桶站设置不合理、垃圾桶破脏满冒、桶边卫生不洁、桶前值守力量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没有遮雨棚或者遮雨棚不遮雨,是不少小区垃圾投放点都有的问题。在大兴区兴盛街187号院,一溜儿二三十个垃圾桶的超大“排面”十分震撼。该小区的几处垃圾分类投放点,都集中设置了大量垃圾桶。被围在桶中间的遮雨棚显得格外短小,有居民嘀咕:“二三十个桶,棚子只能遮住三四个,其他的怎么办呢?”
脚踏板,看着不起眼,倒垃圾时有个脚踏板比纯手提更受欢迎。在东城九道湾社区,没有脚踏板的厨余垃圾桶大伙儿表示不愿碰,有的人垫着纸开盖,有的人则迅速一撩盖将一整袋垃圾直接扔进去。“本来就不愿碰,还要再抖落,更脏了。”居民表示。
从北新桥地铁站C口出来向东就是东城区九道湾社区的石雀胡同,刚走没两步,就闻到公共厕所边的垃圾桶散发出明显异味。
这里设置有一个蓝色可回收垃圾桶、一个绿色厨余垃圾桶和两个黑色其他垃圾桶。其中,除了蓝色桶,其他三个垃圾桶都开盖放置。其中,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已经堆满,里面各种剩菜剩饭堆得从箱体里露出头。往前走不远,标注为“01”号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冒尖儿的则是蓝色可回收桶。里面装满了纸盒子,已经将桶盖顶了起来。而旁边一个红色有害垃圾桶的盖顶则扔着一个香蕉皮。
垃圾扔在垃圾桶里,周边环境为什么脏了呢?除了有人扔在桶外,很多时候,垃圾桶就地倒运或翻捡,都会造成桶边卫生不洁。
在丰台区嘉园二里小区,有居民告诉记者,有人翻垃圾时,经常“弄脏地面”。按照居民指的方向,记者在小区西边一栋楼前见到一位大姐正将绿色的餐厨垃圾桶放倒在地,捡拾里面的空瓶。瓶里剩下的一些水则顺手倒在了地上。
东城区民安社区居民同样对在院子里倒腾垃圾有些无奈。“收运时,能不能用空桶直接换走满桶?”有居民提议。
“垃圾投放点距离较远,老人更是不便。有人把垃圾扔在花园里、车位上……”日前,有居民在网上反映大兴区兴盛园小区内垃圾投放点设置不合理,距离居民较远。记者前往该小区发现,小区内共设置4处垃圾投放点,均在小区西侧主路边,而小区居民楼则集中在东侧,居民楼楼体较长。从最东边的楼门到垃圾桶站,距离着实不近。记者计算了一下,从12号楼1单元前走到垃圾桶旁,用了3分10秒。
居民告诉记者,社区垃圾桶集中到西边后,11、12、13号楼尤其不方便。但社区表示,这几处垃圾投放点设置是按照社区户数计算。院内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表示,小区里近期会安排临时垃圾车停放到健身器材区附近。
桶站设置,直接影响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许多社区从桶着手,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共同维护居住环境。
八角街道体育场西街是一个新小区,主要是政策住房,小区租客多,垃圾分类难度不小。
撤桶时,9个点变5个站,如何选址,社区广泛入户征询了居民意见。“撤桶后,以前异味污染,三层楼以下不敢开窗户的问题就解决了。”社区主任高玉汉带头入户掰开揉碎给居民讲道理。具体点位,听取大伙儿意见,按照不妨碍居民出行、投放方便的原则,最终确定了5处点位。“20秒!从单元门出来到垃圾桶前,我们要求20秒就到。”高玉汉告诉记者。
同时,为了防止异味和保持桶边环境,社区一方面发动“老街坊”,什么时候在微信群里招呼一声,都有老街坊志愿者带着夹子、扫帚随时到桶边值守;同时,发现垃圾桶满冒等情况,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保洁前来换桶消杀。“小区里有5个垃圾桶电动巡逻车,‘背着’空桶定时巡游,发现满冒的垃圾桶立刻运走,空桶换满桶,将满桶拉走集中清运,避免就地倒运造成污染。”高玉汉解释。
垃圾桶脏、有异味、不愿碰,为解决这些问题,通州区新华小区,给垃圾桶搬进了密闭“小房子”。统一整洁的外观,让扔垃圾不再是一件头疼事。
四四方方的白色外壳,四种垃圾分类标识按颜分,清楚干净,上面投放口宽大方便。“好擦、好打理,居民用着也干净。”新华小区负责人介绍,硬件建设方面小区引入社会资本,由专业的社会企业运作,建成一处驿站投放站点,三处投放站点,驿站处还为值守人员建了值守小屋。投放柜还配备了消防、消杀设备,红外语音提醒、洗手池等设施。居民扔完垃圾嫌脏,现场就能洗手消毒。
针对桶站建设管理问题,市城管委表示将加快全市桶站规范化建设,加大分类驿站建设比例。同时,推广破袋器、脚踏或拉环开盖装置,提升便利性。对一些拉手开盖、破袋神器、快速除臭小装备等,相关部门也将进行比选,遴选简便实用的技术装备进行推广。在桶站设置方面,还将强化协商共治,让居民充分参与意见。